基因的连锁与交换
相关专题
一、实验原理
同一条染色体 上的遗传因子(基因)是连锁的,而同源染色体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一定频度的交换,因此在子代中将发现一定频度的重组型,但一般比亲组型少得多。遗传学上以重组百分比作为这两基因之间的距离(除掉%)。重组高说明二基因相距远,重组低说明二基因相距近。但需要指出的是雄性果蝇没有交换,因此只能用雌果蝇的重组值作为某二基因的距离。
二、实验目的
1.理解连锁和交换的原理
2.学习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和重组值求法
三、实验材料
黑腹果蝇 (Drosophilamelanogaster)的品系
野生型(灰体、长翅),wildtype[++]
双突变 型(黑体、残翅),doublemutant[bvg]
四、实验器具和药品
实验工具和药品见实验四(果蝇的伴性遗传)。
培养基以及配方见附录一(果蝇的饲养)。
五、实验说明
1.性状特征:双突变型果蝇黑体残翅(bvg),无论雌、雄它们的体色比正常野生型黑得多,翅膀几乎没有,只有少量的残痕,因而不能飞,只能爬行。基因都在第二染色体上,(b)的座位是48.5,(vg)的座位是67.0。正常的野生型的相对性状是灰体长翅。
2.交配方式:
a.若用纯合野生型++/++为♀,纯合双突变型bvg/bvg为♂进行杂交,F1的双杂合体是++/bvg(相引相),表型是野生型。取F1的♀性个体与双突变型♂回交,得到许多F2子代,其中很多个体都是与原来的亲本相同(即灰体长翅和黑体残翅)称为亲组合(parentalcombination),同时也出现了少量的与亲本不同的个体(即黑体长翅和灰体残翅)称为重组合(recombina-tion)。这些重组类型就是b-vg间发生交换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F1的♀蝇中有些细胞如果出现基因重组,可产生四种配子:
所以某些F1♀蝇可形成四种配子,但F1♂蝇连锁完全,只产生一种配子,从而F2为:
F2表型 灰、长 灰、残 黑、长 黑、残
数 目 536 112 120 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