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 pulldown实验操作步骤
1.探针设计及标记
①采用基因组DNA做模板,经PCR扩增启动子片段;
②将其克隆至pMD-18T克隆载体,并测序鉴定成功;
③使用PCR法或末端标记法标记探针;
④标记的探针利用凝胶回收试剂盒纯化回收探针,并检测探针浓度;
⑤-20℃保存,待用;
2.Pull down
①预先混合5µg生物素标记的DNA和500µg核蛋白,置于冰上;
②取100μL Streptavidin-agaroseG串珠,用冰冷PBS洗一次,5000 g离心30秒;
③将DNA与蛋白的混合物加到串珠中,重悬珠子;
④4℃孵育1小时;
⑤5000g,离心30秒,去除上清,收集沉淀;
⑥用冰冷PBS洗串珠三次,5000 g离心1分钟,尽可能去除上清,收集沉淀;
⑦加入30μL蛋白上样缓冲液,重悬沉淀,沸水煮10分钟,
3.蛋白质检测--Western Blot
①电泳:实验采用不连续系统蛋白质SDS-PAGE,浓度为5%浓缩胶和8~12%浓度分离胶;每孔上样40~60 ug总蛋白,开始电压为100 v,到达分离胶后调为120 v;
②转膜:转膜为恒流转膜,电流为200 mA,时间根据目的蛋白分子量选择60~120 min。
③封闭:蛋白膜放置到TBST溶液中,漂洗1-2分钟,以洗去膜上的转膜液;加入5%脱脂奶粉封闭液,室温50rpm,封闭60分钟。
④孵育一抗:根据蛋白Marker指示将PVDF膜剪开,参考一抗浓度;将PVDF膜分别放入含各自一抗溶液中,4度孵育一抗过夜,然后放入TBST洗涤液,摇动洗涤3次,每次15 min。
⑤孵育二抗:参考二抗浓度,按比例稀释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二抗。将PVDF膜加入稀释好的二抗,室温摇动孵育1h;放入TBST洗涤液,摇动洗涤3次,每次15 min。
⑥显色:使用化学发光试剂,黑暗处显色,用X光片压片,显影液及定影液洗片。
4.蛋白质检测--MS
①切胶:用刀片切取胶粒(胶粒直径1-2 mm),置于1.5mL EP管中。
②清洗:用200 uL MilliQ震荡清洗2次,每次10分钟。
③脱色:对于考染胶,加考染胶色液(25mM NH4HCO3,50%ACN)200uL,37℃20分钟或超声脱色5分钟,吸干,重复脱色2-3次,至蓝色褪去。
④脱水:加ACN 100μL脱水至胶粒变白,吸弃ACN。
⑤清洗:用200μL MilliQ震荡清洗2次,每次10分钟;然后用200uL 50%ACN震荡清洗2次,每次10分钟。
⑥脱水:加ACN 100μL脱水至胶粒变白,吸弃ACN。
⑦用25 mM NH4HCO3稀释Trypsin至12.5 mg/ml,每管加10μL,稍微离心一下,让酶液与胶粒充分接触,4℃放置30 min,待酶液被胶粒完全吸收,吸弃多余的酶液,加25 mM NH4HCO3 20uL,37℃过夜(16h)。
⑧质谱样品使用德国Bruker公司的Ultraflex III质谱仪开展分析,参数设置:反射模式;
⑨离子源加速电压1为24kv;
⑩加速电压2为22kv;
11离子延迟提取0.000ns;
12真空度1.4×10-7 Torr;
13质谱信号单次扫描累加200次;
14使用标准Maker峰作为外标校正质谱峰,正离子谱测定,测定范围控制在700-4000;
15样品的肽质量指纹图谱,胰酶自降解峰和污染物质的峰自动剔除;
16利用LIFT软件将PMF强度最大的5个峰进行串级质谱分析(峰强度大于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