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琼脂糖凝胶电泳Single Cell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SCGE)
一、 细胞悬液的制备 : 1. 吸弃旧培养基,D-Hanks冲洗2遍 2. 0.25%胰酶消化,待细胞变圆,间隙增大,立即终止消化,用弯头吸管轻轻吹打细胞,使成细胞悬液,加入 离心管 ,10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以1mlD-Hanks悬浮细胞,以上应在暗室及较低温度下进行。各组收集细胞2~3×10 6 个,必须分散成单个。悬浮于1mlPh7.4PBS中,此步在暗室及较低温度下进行。 二、玻片制备 : 1. 玻片磨砂。 2. 制备0.5%正常熔点琼脂糖(NMPA)和0.5%低熔点琼脂糖(LMPA)各20ml。用pH7.4 PBS配制。称0.1g溶于20mlPBS,如NMA与玻片附着不紧,可升高其浓度至0.65%。 铺第一层胶:0.5%NMPA 100μl于磨砂玻片面,迅速盖上盖玻片,室温>5min使其固化,即为第一层胶; 第二层胶:37℃ 0.5%LMPA 100μl+30-50μl(1-2×10 6 )细胞悬液(10:1)混匀,迅速铺于第一层胶上,盖新盖玻片,移入冰箱>5min,使其固化。 * 余下的细胞1000g×10min离心,于0.1-0.2ml悬浮缓冲液中混匀,做Western-blot。 三、细胞溶解 : 1. 玻片缓缓浸入新鲜配制的冰凉细胞溶解液中,4℃>1小时或过夜。玻片在细胞消化液中可至少存放4周。 细胞溶解液配制 NaCl 146.1 g Na2EDTA 37.2 g Tris base 1.2 g 用约12克NaOH调节pH至10。 用去离子水定容至890ml。过滤除菌,为贮备液。室温保存。 应用液 加入 Triton X-100 至 1% DMSO 至 10%(消除血液或动物组织中血红蛋白释放的铁产生的自由基) 应用前冷藏30~60分钟。 4、碱化处理及电泳:取出玻片,放入水平电泳槽中(正极端),并列放置,不留空隙。倒入新鲜配制的冰冷电泳缓冲应用液,高于胶2mm,无气泡。放置10~30分钟,本室一般采用15min,使DNA解链。25V, 300mA电泳20分钟。通过调节液面来调电压。(电压先调到最大,电流300mA然后通过液面来调节电压) 电泳缓冲应用液: 10N NaOH 30.0 ml(12克) 200mM EDTA 5.0 ml (二钠为0.372g) (附言:电泳缓冲液储备液: 10N NaOH 200g/500ml水,两周内用。 200mM EDTA 14.89g/200ml水,pH=10,室温保存。) 定容至1000ml,混匀,电泳前新鲜配制。 可通过改变液面高度来调节电压。 5、中和: 切断电源,取出玻片,置染缸,中和缓冲液浸洗,3次×5min。 中和缓冲液: Tris base 48.5 g 去离子水 定容至1000ml 用>10 N HCl调节pH至7.5。室温保存。 6、染色 呈中性后,凉干玻片,50μl EB应用液染色,盖上新盖玻片。 EB染色液(10×贮备液) EB 1 mg 去离子水 20 ml 室温避光保存。 临用时将贮备液稀释10倍。使终浓度为5μg/ml 以上除中和及染色外,各步均应在暗处进行,以避免额外的DNA损伤。 7、镜检及结果评价 EB染色后的DNA样品应尽快在 荧光显微镜 下观察。未受损细胞表现为以圆形荧光核心,即彗星头部,没有尾巴。受损细胞则有彗尾伸向阳极,形成一个亮的头部和尾部。 用目镜测微尺或拍摄×400倍照片再作判断。每个样品中至少随机挑选25个细胞测定。 彗星尾长度 <35μm为未损伤 35-70μm为中度损伤 >70μm为重度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