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分子量标准问题分析
以λ/Hind III为代表的λDNA酶切片段用作电泳分析中的分子量标准,会发现电泳后分子量条带不对的问题。
解释原因如下:在Lambda DNA分子的左右臂存在着12个碱基组成的具有互补顺序的单链突出端-COS位点,COS位点的退火复性,在λDNA片段电泳分离时会出现问题,含左右臂片段在胶上应出现的地方条带会减弱或完全看不到,而复性的左右臂片段会结合成大的片段,即在较大的分子量区域内产生一个额外的条带,这就造成了不正常的带型。
解决以上问题的办法,是在电泳之前,把DNA分子量标准67℃加热约10分钟,然后立即放入冰浴中骤冷,待样品冷却后上样。这样即可解离复性的粘性末端,使电泳过程DNA片段形成正常的带型分布。
问题 | 原因 | 解决办法 |
带弱或无DNA带 | 1) 上样DNA的量不够 | 增加DNA的上样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比琼脂糖电泳灵敏度稍高 |
2) DNA降解 | 避免DNA的 核酸酶 污染 | |
3) DNA走出凝胶 | 减短电泳时间,降低电压,增强凝胶浓度 | |
4) 对于EB染色的DNA,所用紫外光源不合适 | 应用短波长(254nm),紫外灯增强灵敏度 | |
DNA带缺失 | 1) 小DNA带走出凝胶 | 减短电泳时间,降低电压,增强凝胶浓度 |
2) 分子大小相近的DNA带不易分辨 | 增加电泳时间,核准正确的凝胶浓度 | |
3) DNA 变性 | 电泳前请勿高温加热DNA链,以20mM NaCl Buffer稀释DNA | |
4) 巨大DNA链,凝胶电泳不合适 | 在脉冲电声凝胶电泳上分析 | |
DNA带模糊 | 1) DNA降解 | 避免 核酸酶 污染 |
2) DNA上样量过多 | 减少凝胶中DNA上样量 | |
3) 所用电泳条件不合适 | 电泳时电压不应超过20V/cm,温度<30℃,巨大DNA链,温度应<15℃,核查所用电泳 缓冲液 是否有足够的缓冲能力 | |
4) DNA样含盐过高 | 电泳前通过乙醇沉淀去除过多的盐 | |
5) 有蛋白污染 | 电泳前酚抽提去除蛋白 | |
6) DNA变性 | 电泳前勿加热,用20mM NaCl 缓冲液 稀释DNA | |
不规则DNA带迁移 | 1) 对于λ/Hind III片段COS位点复性 | 电泳前加热DNA 65℃加热5-10分钟,然后在冰上冷却5分钟 |
2) 电泳条件不合适 | 电泳电压不超过20V/cm,温度<30℃,电泳缓冲液有足够的缓冲能力 | |
3) DNA变性 | 以20mM NaCl Buffer稀释DNA,电泳前勿加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