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
黑曲霉简介:
黑曲霉,子囊菌亚门,丝孢目,丛梗孢科,中的一个常见种。自中伸出,直径15~20pm,长约1~3mm,黑曲霉壁厚而光滑。顶部形成球形顶囊,其上全面覆盖一层梗基和一层小梗,小梗上长有成串褐黑色的球状, 直径2.5~4.0μm。分生孢子头球状,直径700~800μm,褐黑色。蔓延迅速,初为白色,后变成鲜黄色直至黑色厚绒状,背面无色或中央略带黄褐色。分生孢子头褐黑色放射状,分生孢子梗长短不一。顶囊球形,双层小梗。分生孢子褐色球形。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性产品和中。是重要的发酵工业菌种。有的菌株还可将羟基孕甾酮转化为雄烯。生长适温28℃左右,最低相对湿度为88%,能引致水分较高的粮食霉变和其他工业器材霉变。
黑曲霉实验:
培养基:PDA 培养温度:28℃
形态观察特点:
黑曲霉采用玻璃纸法在PDA培养基上接种,28℃培养。第2天即可看到黑曲霉产孢,但产孢较少,第3天可可明显观察到产孢量增多。黑曲霉菌丝有隔膜,为多细胞霉菌。菌丝体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顶端膨大成为顶囊,一般呈球形。顶囊表面长满一层或两层辐射状小梗(初生小梗与次生小梗)。最上层小梗瓶状,顶端着生成串的球形分生孢子。孢子呈黑色。分生孢子梗生于足细胞上,并通过足细胞与营养菌丝相连。培养一周后,可看到明显的孢子脱落。连续观察2周,仍然可以观察到黑曲霉的产孢结构,分生孢子易观察。
.png)
.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