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膜增生性肾炎动物模型
简介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nephritis ,MsPCN)是我国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约占我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0%e。
制作有临床实用价值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对于深人研究肾炎的发病机制,病变规律和防治措施均有重要意义;也为研究多种肾小球疾病的细胞因子提供了近似于人体的研究工具。
目前常用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是大鼠Thy-l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本节介绍了一种改进型慢性血清病肾炎模型,获得了病理类型均一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
原理
异体蛋白进人机体后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抗原与抗体结合后产生免疫复合物并沉积于肾脏,从而产生免疫损伤。通过多次足下注射含BSA的弗氏佐剂和腹腔注射高浓度BSA的方法以提高抗体产生滴度。
采用尾静脉注射与腹腔注射交替隔天进行免疫的方法,以便维持动物体内较高的抗原浓度。
用途
这种改良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与人类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非常类似。与传统模型相比.该模型发病率高﹑周期短,病变程度与病理类型均一,可以用于人类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基础与临床肾炎研究的要求。
材料与仪器
实验对象:大鼠。
实验试剂:乙醚、牛血清白蛋白。
步骤
系膜增生性肾炎动物模型的基本过程可分为如下几步:
(一)流程一
A.模型的制备
(1)实验动物:30只雄性SD大鼠,体重160--200 g,乙醚麻醉后经腹腔切除左侧肾脏,休养1周。
(2)预免疫: 26只实验鼠足垫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 mg加t 3 mg 牛血清白蛋白(BSA),于1.2周末加强2次。3周末,腹腔连续4次注射BSA,间隔1小时,注射剂量分别为每只0.5、1.0、1.5、3.0 mg;次日晨加强Ⅰ次,每只2.0 mgo。
(3)免疫:将实验组随机分为入组、B,组和B,组,各组均为7只。实验A组:BSA尾静脉注射与腹腔注射隔天交替进行。尾静脉注射剂量从每只0.5 mg开始,每次增加0.5 mg,至2.5 mg为止;继续每周加址0.5 mg至 5 mg 为止。
腹腔注射量是尾静脉注射量的1倍,免疫2周后尾静脉注射大肠埃希菌内毒素100 mg。观察10周后处死。
实验B,组:免疫方法同A组,观察7周后处死。实验B,组:单纯尾静脉注射BSA ,用量同A组,不注射大肠埃希菌内毒素,观察7周后处死。对照组(5只):预免疫及免疫方法同A组,用相同体积的等渗盐水替代BSA.存活7周处死。
B.观察指标
(l)血 .尿液检查:血肌酐检测用苦味酸法;血尿素氮用IFCC速率法。使用日立7150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测定实验大鼠24小时尿蛋白总量,尿肌酐,尿素氮,尿沉渣涂片。收集尿样时间为免疫前、免疫后每周1次及处死前。
(2)病理学检查:动物肾脏标本分别做光镜,投射电镜和直接免疫荧光检查。使用AXIO HOME 图像分析仪对PAS染色的肾脏薄切片进行分析。
每组随机选择3只动物,每只动物右侧肾脏切片1张,每张切片随机选6个肾小球(皮质3个,髓旁3个).直接测定肾小球的总面积及各系膜面积,并计数肾小球系膜细胞数。
注意事项
1、血尿检查结果各组实验大鼠血浆尿素氮、血肌酐比值差异不显著。
①血尿:免疫2周,8只动物出现镜血尿;免疫3周,3只出现肉眼血尿。
②尿蛋白:所有动物免疫前尿蛋白均为阴性。免疫2周后开始出现微量蛋白尿,动态观察A组大鼠每周24尿蛋白总量的变化,在免疫2周、3周、7周和10周时出现2次上升,尿蛋白总量与免疫开始时相比较差异显著。
③尿生化检查:实验A组尿肌酐与尿蛋白的升降基本呈平行关系,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尿素氮、尿肌酐相比较,差异不显著。
2.病理学检查
(1)光镜检查:免疫3周,肾小球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内皮细胞肿胀,中性粒细胞浸润,肾小囊内有血浆蛋白及红细胞漏出;肾小管上皮细胞呈颗粒及空泡变性,有红细胞管型及透明管型形成。免疫4周,系膜细胞节段性轻度增生,部分肾小囊粘连。免疫7周,肾小球系膜细胞弥漫性轻至中度增生。
免疫10周,系膜细胞核系膜基质增生更加明显,肾间质充血,水肿,灶状单核,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无明显病变。B,组病变较A及B组为轻,对照组肾小球结构正常。
(2)免疫荧光检查;免疫3周时,部分动物肾小球内有细颗粒状 IgG(++~+++)、C3(+~++)沿系膜区沉积。
免疫4-7周时,全部病例均呈阳性反应(IgG ++~十++、C3++++、FRA++~4++),表现为粗颗粒状或团块状沉积于系膜区。
免疫10周时, lgG与C3大块状强阳性沉积于系膜区,伴或不伴有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沉积。对照组免疫荧光检查结果为阴性。
(3)电镜检查:免疫4周后,肾小球系膜细胞轻度阶段增生,上皮细胞阶段性足突融合。免疫7~10周,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生更为明显,云雾状电子致密物沉积于系膜区,偶见于内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