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形态学观察实验
原理
钩虫(hookworm)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的特征。寄生人体的钩虫主要有二种: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ncylostoma duodenale)和美洲钩口线虫(Necator americanus)。
钩虫寄生人体小肠里。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泥土里适宜条件下杆状蚴孵出并发育到丝状蚴,丝状蚴具感染性,可钻入人体皮肤而引起感染,传播途径与鲜粪施肥及耕作方式有关。幼虫随血流至肺,再到小肠而发育为成虫。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的成虫形态有显著差别,而虫卵相似。
材料与仪器
步骤
一、自己观察
钩虫卵玻片标本:钩虫卵椭圆形,壳薄透明,大小与受精蛔虫卵相仿,卵内含4~8个细胞,在便秘者的粪便里,卵细胞可分裂至桑椹期或已发育为一条幼虫。
钩虫卵
先以低倍镜找到虫卵(寻找虫卵时光圈也应缩小),将卵移至视野的中心,然后换高倍镜观察。
二、示教
1. 脱蛋白质膜受精蛔虫卵,蛔虫卵有时由于物理或化学的因素,将外层蛋白质膜脱掉,成为脱蛋白质膜蛔虫卵,常呈无色透明,卵壳光滑,易与钩虫卵相混淆,应注意鉴别,以免误诊。(见表)
鉴别点 | 脱蛋白质膜蛔虫卵 | 钩虫卵 |
卵壳 | 较厚 | 较薄 |
卵细胞 | 1个 | 4~8个 |
壳与卵细胞的间隙 | 在卵细胞两端各有新月形空隙 | 在卵细胞周围有大小不等的空隙 |
2. 钩虫成虫玻片标本:成虫体细长,体壁略透明,前端微向背侧仰屈,有一发达的口囊,口囊腹侧缘有钩齿或板齿。雌虫尾端直。雄虫尾端膨大,其角皮后延形成交合伞,有交合刺一对。两种钩虫成虫主要鉴别点见下表。(见表)
两种钩虫成虫的鉴别
鉴别点 | 十二指肠钩虫 | 美洲钩虫 |
大小 | 较大 | 较小 |
♀虫1厘米左右,♂虫小于1厘米 | ||
体态 | 头和体弯曲一致,呈“C”字形 | 头和体弯曲相反,呈“S”形 |
口腔 | 内含两对钩齿 | 内含一对半月形板齿 |
♂虫交合刺 | 两根、末端分开 | 两根、末端合并成一倒钩 |
♀虫尾刺 | 有 | 无 |
注:♀代表雌虫 ♂代表雄虫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十二指肠钩虫口囊 美洲钩虫口囊
交合刺
交合伞
3. 钩虫成虫寄生在肠粘膜的大体标本,注意钩虫用牙咬住肠粘膜的情况。
钩虫咬住肠粘膜
4. 钩虫丝状蚴为钩虫第三期幼虫,具有感染性,又称感染期幼虫,口腔已封闭,食道变长,虫体尾端尖细,体外常披有第二期杆状蚴脱下的旧皮。
5. 钩虫生活史(瓶装标本),注意钩虫在人体的寄生部位,感染阶段和感染方式。
6. 钩虫病患者的特殊症状—异嗜症。
严重的钩虫病患者常有异常嗜食现象,喜吃生米、头发、棉花、花椒、花生皮、破纸、烟油、木炭、灶土、锅灰、瓦块等物。
异嗜症患者,男,38岁,钩虫卵计数5200/mb,Hb30%,喜吃红瓦块、灶土及生米。
异嗜症患者,男,52岁,钩虫卵计数9900/mb,Hb17%,喜吃红色的疏松石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