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欢迎浏览恩派尔生物资料网
我要投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安全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实验方法 >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

洁净区沉降菌监测标准操作规程(SOP)

2025-07-30 微生物学 加入收藏
原理:采用沉降法,即通过于培养皿中利用自然沉降原理收集在空气中的 生物 粒子,经不少于48小时的培养,在30—35℃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以菌落数来判

原理:采用沉降法,即通过于培养皿中利用自然沉降原理收集在空气中的 生物 粒子,经不少于48小时的培养,在30—35℃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以菌落数来判定洁净环境内的活微 生物 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室(区)的洁净度。 主体内容: 1. 器材: 高压消毒锅:使用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恒温培养箱:必须定期对培养箱的 温度计 进行检定。 培养皿:Φ90mm玻璃培养皿 培养基:营养 琼脂 2. 操作程序 2.1 采样 将已制备好的培养平皿按要求放置,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0.5小时,再将培养皿盖盖上后倒置。 2.2 培养: 2.2.1 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2.2.2 在30~3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48小时。 2.2.3 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实验,检验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可每批选定3只培养皿做对照实验。 2.3 菌落记数 2.3.1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是否有遗漏。 2.3.2 若培养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 2.4 注意事项 2.4.1 测试用具要做灭菌处理,以确保测试的可靠性、正确性。 2.4.2 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人为对样本的污染。 2.4.3 对培养基、培养条件及其他参数做详细的记录。 2.4.4 由于细菌种类繁多,差别甚大,计数时一般用透射光于培养皿背面或正面仔细观察,不要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的菌落,须注意细菌菌落与培养基沉淀物的区别,必要时用显微镜鉴别。 2.4.5 采样前应仔细检查每个培养皿的质量,如发现变质、破损或污染的应剔除。 3. 测试规则 3.1 测试状态 3.1.1 沉降菌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区)的温湿度须达到规定的要求,静压差、换气次数、空气流速必须控制在规定值内。 3.1.2 沉降菌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区)已经过消毒。 4.1.3 测试状态有静态和动态两种,测试状态的选择必须符合生产要求,并在报告中注明测试状态。 3.2 测试人员 3.2.1 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洁净级别的工作服。 3.2.2 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二人。 3.3 测试时间 3.3.1 对单向流,如100级净化房间及层流工作台,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10分钟后开始。 3.3.2 对非单向流,如10,000级,100,000级以上的净化房间,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30分钟后开始。 3.4 沉降菌计数 3.4.1 采样点数目及其布置 沉降菌测试的最少采样点数目可查表1确定。在满足最少测点数的同时,还宜满足最少培养皿数,见表2。

文章底部广告位

文章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