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
消化链球菌属( peptostreptococcus )菌体为革兰氏阳性,易变为革兰氏阴性菌,园形或卵园形,大小不等,直径 0.3 ~ 1um ,成双、短链状、
2025-07-31 2 -
噬菌体λ载体的构建
野生型噬菌体λDNA全长约50kb,上有65种限制酶酶切点,除ApaⅠ、NaeⅠ、NarⅠ、NheⅠ、Sna BⅠ、XbaⅠ和XhoⅠ等7种限制酶各有一个切点
2025-07-30 6 -
土壤中微生物分离纯化培养
一、实验目的 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和几种常用的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了解不同的微生物菌落在斜面上、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特征;进一步熟练和掌握微生
2025-07-30 5 -
细菌的简单染色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2.学习微生物涂片、染色的基本技术。掌握细菌的简单染色方法。 3.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二、原理与操作 1.无菌操作2.
2025-07-30 8 -
洁净室沉降菌测试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洁净室中沉降菌的测试标准操作规程,保证药品在规定洁净级别内进行生产。2范围:洁净室的沉降菌的监测。3依据:国家标准GB/T 16294-1996。4
2025-07-30 7 -
细菌色素
有些细菌能产生色素,对细菌的鉴别有一定意义。细菌色素有两类:①水溶性色素,能弥形至培养基或周围组织,如绿脓杆菌产生的绿脓色素使培养基或脓汗呈绿色。②脂溶性色素,
2025-07-30 6 -
牛乳在自然发酵与酸败过程中细菌的生态学演变
牛乳在自然发酵与酸败过程中细菌的生态学演变 一、目的要求 1.通过生牛乳的自然发酵了解牛乳酸败过程中细菌的生态学演变过程。 2.了解酸牛乳的制作原理。
2025-07-30 5 -
病毒学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进展
病毒学的研究初期,由于当时人们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病毒粒体,加之病毒又不能进行人工培养,因而分离到病毒对于明确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显得十分重要。在当时 尚无高速离心机
2025-07-30 6 -
黄连上清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
【摘要】 目的:对黄连上清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采用平皿记数法,分组分别使用5种实验菌验证。试验组取供试液加菌液注入培养基中培养。菌液组分别
2025-07-30 6 -
糖发酵管制作
成分牛肉膏 5g蛋白胨 10g氯化钠 3g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 2g0.2%滇麝香草酚蓝溶液 12mL蒸馏水 1000mLpH7.4制法1
2025-07-30 4 -
土壤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一 教学要求通过从土壤中分离纯化细菌,初步掌握微 生物 的分离纯化方法和无菌操作技术。二 实验原理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microorganisms exist i
2025-07-30 6 -
Expression of Antibody Fragments in Pichia pastoris
Since the advent of hybridoma technology 25 years ago, monoclonal antibodies (Ab
2025-07-30 4 -
微生物学实验室保存和增菌培养基
一、菌种保存培养基 [配法] 蛋白胨10g,牛肉膏5g,氯化钠3g,磷酸氢二钠2g,琼脂粉4.5g,蒸馏水1L 。 将上述的成分混合于水中,加热溶解,调pH至7
2025-07-30 6 -
Reversal of NAD(P)H Cofactor Dependence by Protein Engineering
There is increasing interest in utilization of engineered microorganisms for the
2025-07-30 5 -
微生物糖发酵(生化)试验
一、单糖发酵试验 (一)、实验原理 单糖发酵是将葡萄糖,乳糖或麦芽糖等分别加入蛋白胨水培养基内,使其最终浓度为0.75~1%。并加入一定量酚红指示剂及小倒管,制
2025-07-3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