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学实验—玻片凝集与肥达反应
【材料】伤寒杆菌,甲、乙型副伤杆菌,痢疾杆菌诊断血清,载玻片,生理盐水等。【方法与结果】根据初步鉴定结果,用已知诊断血清作玻片凝集试验,如发生凝集,即可确定。如
2025-07-30 3 -
细胞色素氧化酶试验
试剂1%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溶液。1%α-萘酚-乙醇溶液。试验方法取37℃(或低于37℃)培养20h的斜面培养物一支,将两种试剂各2~3滴,从斜面上端滴下,并将斜
2025-07-30 2 -
简单染色法与革兰氏染色法
(一)细菌的简单染色法1 目的1.1 学习微生物涂片、染色的基本技术。1.2 掌握细菌的简单染色法。1.3 初步认识细菌的形态特征,巩固学习油镜的使用方法和无菌
2025-07-30 2 -
标准菌株质控品
菌株品名菌号用途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菌珠)ATCC25923用于葡萄菌属或肠球菌属K-B法药敏质控凝固酶血浆(+)、染色液质控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用
2025-07-30 2 -
细菌的接合作用
实验四十七 细菌的接合作用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细菌接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2.学习细菌接合实验的基本方法。 二、基本原理 细菌的接合是指供体菌与受体
2025-07-30 2 -
荧光抗体染色方法
(一)直接法 1.染色 切片经固定后,滴加经稀释至染色效价如1:8或1:16的荧光抗体(如兔抗人γ-球蛋白荧光抗体或兔抗人IgG或IgA荧光抗体等),在室温或
2025-07-30 2 -
微生物常用染色液的配制
一、吕氏(Loeffler)碱性美蓝染液A液:美蓝(methyleneblue)0.6 g95%酒精30 mlB液:KOH 0.01 g蒸馏水:100 ml分别
2025-07-30 2 -
质粒的分类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修饰酶产生的质粒携带有编码合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修饰酶的基因。 大肠杆菌素质粒 ( Col plasmid ,或称 Col 因子)携带有
2025-07-30 2 -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转化
一、革兰氏阳性细菌,转化过程的几个阶段:1.细菌感受态的形成由于分泌一种称为感受态因子的小蛋白而导致细菌感受态的形成。2.转化因子的吸收双链DNA片段与感受态受
2025-07-30 2 -
紫外线灭菌相关问题总结
1.紫外线灭菌是用紫外线管照射进行的。波长在220-300纳米的紫外线称为"杀生命区",其中以260钠米的杀菌力最强。紫外线作用于细胞DNA
2025-07-30 2 -
三种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方法的对比研究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三种检测Hp方法的比较,寻找一种准确度高、简便易行的检测方法。方法 对60例未经任何治疗的溃疡病例,同时进行快速尿素酶、病理组织切片及14
2025-07-30 3 -
几种菌的分离方法
一、从土壤中分离放线菌1.制作高氏一号培养基,趁热注入培养皿中,凝成平板,待用。2.称取土壤10克,放入装有100毫升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并加入10%酚10滴,以
2025-07-30 2 -
产黑色素类杆菌(b.melaninogenicus)
类杆菌属中中度解糖、不耐 2% 胆盐的类杆菌统称为普氏菌属 (prevolla) 。产黑色素普氏菌为代表株。革兰氏阴性多形性杆菌,专性厌氧,有荚膜与菌毛,无芽胞
2025-07-30 2 -
小体积(1~3L)沿岸海水样品过滤
0:05 小体积(1~3L)沿岸海水样品过滤5 0:09 内容简介9 0:21 订阅内容21 0:34 安装过滤仪器34 1:20 过滤海水80 2:06 过滤
2025-07-30 2 -
微生物学染色技术
染色的基本原理 微生物染色的基本原理,是借助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作用而进行的。物理因素如细胞及细胞物质对染料的毛细现象、渗透、吸附作用等。化学因素则是根据细胞
2025-07-3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