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学的应用与前景
(一)应用 1、在医学中的应用 免疫学的发展及其向医学各学科的渗透,产生了许多免疫学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 1)免疫学的纵向发展:由单一层次发展到多层次,群体免疫学
2025-07-22 2 -
根据抗原与宿主亲缘相关性,进行抗原分类
(一)异种抗原与宿主不是同一种属的抗原物质称为异种抗原(xenoantigen)。通常情况下,异种抗原的免疫原性比较强,容易引起较强的免疫应答。与医学有关的异种
2025-07-22 2 -
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
(一)血清生化学检测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变化可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但ALT、AST水平与HCV感染引起的肝组织炎症分度和病情的严重程度不一
2025-07-22 2 -
中枢免疫器官
(一)胸腺1.胸腺的组织结构 胸腺位于前纵隔、胸骨后。胸腺分为左右两叶,外包结缔组织被膜;被膜伸入胸腺实质内形成隔膜,将胸腺分成许多小叶;小叶的外周部分称为皮质
2025-07-22 2 -
自然杀伤细胞的检测
NK细胞表面至少存在CD2、CD11b、CD11c、CD16、CD56和CD69等多种抗原,但均非NK细胞所特有,因此现今极少以CD系列抗原为指标鉴定和计数N
2025-07-22 2 -
白细胞介素-2的检测
(一)细胞增殖法IL-2可刺激某些淋巴细胞增殖,根据细胞增殖情况可反映IL-2的活性,结果以U/ml表示。目前所用的IL-2反应细胞主要有CTLL、CTB6、F
2025-07-22 2 -
白细胞介素-1的检测
(一)细胞增殖法1.淋巴细胞增殖法IL-1具有淋巴细胞活化因子的活性,可以协同促有丝分裂原刺激T细胞或胸腺细胞发生有丝分裂,同时IL-1可以刺激T细胞产生IL-
2025-07-22 2 -
巨噬细胞功能的检测
(一)炭粒廓清试验正常小鼠肝中枯否细胞可吞噬清除90%炭粒,脾巨噬细胞约吞噬清除10%炭粒,据此给小鼠定量静脉注射印度墨汁(炭粒悬液),间隔一定时间反复取静脉血
2025-07-22 2 -
酶联免疫技术与酶标仪的发展
(一)试剂微量化 由于样品检测过程中有时需要对仅有的少量样品进行检测,而且由于检测样本数量大,因而要求进行微量检测,从而能够达到节约样品、试剂的目的。进行微
2025-07-22 2 -
补体系统的生物活性
(一)溶细胞作用不论何种途径活化,补体系统都能对其粘附的细胞产生溶解作用。在经典活化途径中,抗体的作用只是特异性地定位靶细胞和活化补体,而靶细胞的溶解则是补体系
2025-07-22 2 -
抗原必须具备二种特性
(一)免疫原性抗原的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是指抗原分子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它涉及抗原分子与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即它必须经过抗原呈递细胞的加
2025-07-22 2 -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细胞的六个功能
(一)免疫防御功能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在激发免疫应答以前即可被MPS细胞吞噬并清除,这是机体非特异免疫防御机制的重要环节。由于其吞噬能力较强,故有人将MPS细
2025-07-22 2 -
酶标记抗体的制备
(一)酶标抗体的条件1.纯度高、含杂蛋白少,用IgG优于血清抗体,用Fab优于IgG。2.特异性强 即抗IgG与IgG在免疫电泳上只有一条沉淀线,与IgG的全血
2025-07-22 2 -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包括
(一)抗体缺陷病是B细胞发育和(或)功能异常所致,约占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50%~70%,其中以各类免疫球蛋白(immunglobulins,lgs)均缺少的低丙
2025-07-22 2 -
补体的激活途径
(一)经典途径经典途径是以结合抗原后的IgG或IgM类抗体为主要激活剂,补体C1~C9共11种成分全部参与的激活途径。现发现除抗原抗体复合物外,还有许多因子可激
2025-07-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