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内障动物模型-先天性白内障动物模型-药物致畸法
简介5-溴脱氧尿苷 (bromodeoxyuridine, BRDU) 是一嘧啶类药物,通过置换 DNA 链上的胸腺嘧啶 (thymine),使正常基因调控功能
-
白内障动物模型-先天性白内障动物模型-手术造模法
简介先天性白内障是指出生前后即存在、或出生 1 年内逐渐形成的晶状体部分或全部浑浊。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复杂,大体可分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原因不明三大类。先
-
白内障动物模型-辐射性白内障动物模型
简介辐射性白内障是指由 γ 射线、X 射线、质子、中子、电子、高能β射线、微波等造成的晶状体浑浊。辐射性白内障的形成速度和程度与射线剂量呈正相关,在辐射性白内障
-
白内障动物模型-紫外线辐射性白内障动物模型
简介紫外线 (ultraviolet, UV) 是波长为 100~400nm 的电磁波。它又分为:近紫外线 UV-A(315~380nm),远紫外线 UV-B(
-
白内障动物模型-穿通伤白内障动物模型
简介外伤性白内障主要可分为钝挫伤白内障和穿通伤白内障。钝挫伤白内障多由拳击、球类或其他物体撞击所致;穿通伤白内障则是由眼球穿通伤同时使晶状体囊膜破裂导致的白内障
-
白内障动物模型--钝挫伤白内障动物模型
简介外伤性白内障主要可分为钝挫伤白内障和穿通伤白内障。钝挫伤白内障多由拳击、球类或其他物体撞击所致;穿通伤白内障则是由眼球穿通伤同时使晶状体囊膜破裂导致的白内障
-
白内障动物模型-半乳糖性白内障模型
简介虽然糖尿病与白内障形成之间的相关性目前并不能充分阐明,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糖尿病患者中,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率更高,发病年龄更为提前,而且成熟更为迅速。在
-
白内障动物模型-亚硒酸盐诱导白内障模型
简介亚硒酸钠诱导的白内障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等其他类型的白内障及其发病机制存在某些共同性,如氧化损伤等,故亚硒酸钠诱导的白内障是研究预防和治疗白内障药物常用的经典
-
白内障动物模型
简介白内障动物模型,英文名是 Animal models of cataract。目前,用于白内障动物模型的方法主要有 8 种:亚硒酸盐诱导白内障模型、半乳糖性
-
青光眼动物模型-自然青光眼动物模型
简介利用 Cre-loxP 系统构建时间特异性 TIGR、OPTN 基因打靶载体,获得时空特异性基因打靶小鼠,利用 Cre 重组酶,使小鼠在发育的特定阶段、在眼
-
青光眼动物模型-烧灼巩膜上静脉诱发的青光眼动物模型
简介全麻下,切开大鼠眼结膜,用小肌肉钩在眼球赤道部钩起上巩膜静脉,再用眼科烧灼器对静脉进行烧灼,使之闭塞。每只鼠的一只眼闭塞 3 根上巩膜静脉。原理从眼球外部来
-
青光眼动物模型-血细胞诱导的青光眼动物模型
简介从兔心脏和猴颈静脉穿刺取血离心后纯化红细胞,用 5% 戊二醛固定,制成固定的红细胞液; 将纯化红细胞加入 10 倍的蒸馏水溶出血红蛋白后提纯,再同样固定制成
-
青光眼动物模型-甲基纤维素诱导的青光眼动物模型
简介用 0.5% 甲基纤维素注入兔眼前房后再抽出,剩余的甲基纤维素阻滞房角 5 分钟后即可见到眼压升高,如未见眼压升高,可反复注入,最高眼压达 50 mmHg。
-
青光眼动物模型-皮质类固醇诱导的青光眼动物模型
简介对 8 周龄的新西兰白兔滴用皮质类固醇眼液:0.1% 地塞米松,每次 1 滴,3 次/天。结果显示用药后 19-24 天眼压开始上升,多在 28~35 mm
-
青光眼动物模型-高渗盐水诱导的青光眼动物模型
简介以棕色挪威鼠为实验对象,外眦部剪开,在眼球赤道部植入一内直径 5.5 mm,内表面有 1 mm 切槽,并有 1 mm 宽缺口的塑料环 (聚丙烯),该缺口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