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工厂怎么选?
细胞培养是一项耗费心思与精力的工作。当小伙伴的细胞培养工艺已经摸索成熟,细胞在细胞板或细胞瓶中已经可以茁壮成长的时候。满怀欣喜的你们,是不是想要给自己的“孩子”换一个大户型的家呢?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一下工艺放大中细胞工厂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从细胞瓶到细胞工厂,单次开盖和单次操作,我们就可以获得比以前多数十倍的培养面积。 面对这个情况,小伙伴们第一个疑问就是要接种的细胞数量。其实,细胞瓶与细胞工厂都是采用PS材质的树脂,对表面进行处理来培养细胞的。所以,在从“一居室”乔迁“复式结构”的过程中。细胞培养表面和生长状况基本上是和细胞瓶中一致的。 ✦小伙伴们在计算接种数量时,简单的进行线性放大即可。 ✦根据细胞瓶中单位面积细胞培养的数量,乘以细胞工厂的培养面积,再除以培养细胞的接种比例即可。 大部分细胞在搬入新家以后,都会很快的适应环境。在相同的培养时间下最终获得的细胞数量,与细胞瓶中基本一致。也有一些对环境比较敏感的细胞会出现比细胞瓶培养传代时间略长的情况。 ✦在营养成分与其他培养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代培养延长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4小时。 细胞工厂利用多层的堆叠结构,在紧凑的空间中实现了大面积的细胞培养。那么小伙伴们在使用细胞工厂的时候,应该加入多少培养基呢?细胞消化时又要加入多少胰蛋白酶呢? 这时我们可以参考以下的表格: (点击即可查看大图)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各种工作液体的使用体积只是一个推荐值,各位小伙伴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摸索。但是为了能够是培养基铺满整个表面,单层培养基的使用体积不要低于130ml。 有了以上的准备工作,我们就可以让细胞开始住进新家了。对于初次使用细胞工厂的小伙伴,如何让细胞顺利的“上楼”-均匀的分布在每一层-是大家都会关心的问题。那么,先让我们从简单了解细胞工厂的结构开始吧。 我们可以把细胞工厂简单的想象成多个细胞瓶堆叠在一起,只是这些细胞瓶共用同样的2个进液/出液口。细胞工厂没有进液/出液口的一端,层与层之间是隔离的,在有进液/出液口的一侧,就像图上所显示的结构一样,是由连通的管道和不同层间的挡板构成的。 图一:在细胞工厂平躺的状态下,液体可以通过连通的管道均匀分布至各层; 图二:当细胞工厂直立以后,在挡板的遮挡下,培养基不会流入其他层中,从而实现了液体的均匀分布。 细胞“搬家”六步骤 (在手动进液时) 第一步便是将液体注入细胞工厂中,这时小伙伴们只要计算好要加入的液体总体积,直接通过进液口倾倒液体即可,这时的液体会顺着管路流入细胞工厂的最下层。此时只要注意控制液体的流速,不要产生太多气泡即可。 第二步,是将细胞工厂向一侧放倒,使得液体向图中一样,均匀地分布在各层之间。这时,可以利用细胞工厂侧面的刻度,确认每层液体的体积与分布的是否均一。 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将细胞工厂向着没有进/出液口的一端倾斜,使液体在每一层之间均匀的分布。在倾斜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细胞进液一侧同事抬高,一定要避免液体在层间流动,破坏每一层之间的分布。在直立好细胞工厂以后,可以再次检查液面高度,确认液体分布没有问题。 第四步,就是将细胞工厂放平了,这时小伙伴们只要缓慢的放平细胞工厂就可以了,注意不要太快,不要让液体激烈的震荡。 第五步,将细胞工厂放入合适的培养环境中,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保证缓慢且平稳的移动,不要让液体流入其他层中。 第六步,排空液体时,注意流速,避免产生大量的气泡影响细胞的状态。 (附注: 除了手动进液,还可以选择密闭管路连接方案,进行液体灌注与排空。) 进行完以上六步,小伙伴们的细胞就搬进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