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奶粉中“塑化剂”超标,检测人怎么看?
职业打假人王**从“某某”旗舰店购买了一款骆驼奶粉,先后两次送至一家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均检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超标。
针对王**的说法,8月28日,***旗舰店客服称:他们的产品原料是纯骆驼奶,不含添加剂。他们已将多批次样品送检,正等待检测结果。
无论这件事情的最终结果如何,我们先来看看检测人最关心的问题。
从检测人的角度来看塑化剂:
据悉,DBP是一种常见的塑化剂,也称增塑剂,是一种高分子助剂,因其可以增加塑料制品的韧性而被广泛应用在塑料制品中。
大多数生活中玩的用的,几乎都涵盖在内。例如:塑料玩具、食品包装材料、药品辅料、医用血袋和胶管、乙烯地板和壁纸、清洁剂、润滑油、个人护理用品(如指甲油、头发喷雾剂、香皂和洗发液)等数百种产品中,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我们吃外卖常用的包装盒。
但由于其可能导致婴儿生殖器畸形等问题,严禁在食品、食品添加剂中人为添加。
由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具有脂溶性,包装上的塑化剂可能会迁移至油脂中。作为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的塑化剂,在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生产过程中使用时,需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9685-2016《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和相关增补公告的要求。
二、食品中塑化剂(邻苯二甲酸脂类物质)限量要求
(2)香精香料中塑化剂限量的特殊规定
(3)白酒中塑化剂限量的建议水平
(4)油脂类、酒类食品中塑化剂的限值要求
《意见》再次明确了油脂类、酒类食品邻苯二甲酸酯类限值要求:白酒和其他蒸馏酒中邻苯二甲酸二(α-乙基己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含量,分别不高于5 mg/kg和1 mg/kg。油脂类、酒类食品中DEHP(白酒、其他蒸馏酒除外)、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DBP(白酒、其他蒸馏酒除外)最大残留量,分别为1.5 mg/kg、9.0 mg/kg、0.3 mg/kg。
三、常用的塑化剂检测方法
目前我国与塑化剂-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相关的检测标准:
1.GB 5009.27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
2.GB 31604.3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1
标准中有两种检测方法:
第一法规定了食品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测定方法;
第二法规定了食品中18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测定方法。
《GB 5009.27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标准明确了样品的选择和准备方法,包括样品的收集、保存和处理。标准介绍了测定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提取、净化和测定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在每个步骤中,标准都详细说明了所需的试剂和设备,并提供了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
通过准确测定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的风险,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2
GB 31604.30-2016试验原理:
食品塑料包装材料及制品经粉碎后,用正已烷超声提取,提取液经过滤后,采用气相色谐质谐联用法测定。采用特征选择离子监测扫描模式(SIM),以保留时间和碎片的丰度比定性,外标法定量[1]。
食品塑料包装材料及制品采用食品模拟物浸泡,增塑剂迁移到浸泡液中,取一定量的模拟浸泡液进行浓缩,正己烷溶解后离心,上清液经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以对样品中的增塑剂迁移量进行外标法定量检测并验证[2]。
迁移实验条件的选择[3]:
食品接触材料塑化剂迁移量的迁移实验条件是测试的重要条件,要尽可能反映食品接触材料的实际使用条件,在可预见的使用情形下应选择最严苛的试验条件(如最高使用温度、最长使用时间)。因此,迁移试验条件的选择与食品接触材料实际接触的食品类型、接触时间和温度有关。
迁移试验条件的选择依据标准GB 5009.15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预处理方法通则》、GB 31604.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通则》进行。
总之,塑化剂,不是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也不是食品原料,不允许直接加入到食品中。经过充分安全性评价的塑化剂,可作为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
食品容器、食品包装材料中使用的邻苯二甲酸脂类物质,应当严格执行GB 968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的品种、范围、和特定迁移量或大残留量,且不得接触油脂类食品和婴幼儿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