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欢迎浏览恩派尔生物资料网
我要投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安全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仪器相关 > 实验室相关

实验室相关

知道这些,你将远离实验室生物危害(三)

2024-04-08 实验室相关 加入收藏
5、志贺菌属(Shigella)志贺菌属是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灵长类动物也是其天然宿主。志贺菌的传播途径为消化道,人类易感染该菌。(1)实验室危害:已有文献

5、志贺菌属(Shigella)

志贺菌属是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灵长类动物也是其天然宿主。志贺菌的传播途径为消化道,人类易感染该菌。

(1)实验室危害:已有文献报道,志贺菌可造成实验人员感染细菌性痢疾,仅在美国和英国就有数十例报告。实验室感染的豚鼠、其他啮齿类动物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也是其传染源。

该菌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人和动物粪便中,极少存在于血液中。摄人及胃肠道外接种是该菌主要的实验室危害。人类经口感染福氏志贺菌的ID2550大约是200个。目前尚不清楚暴露在气溶胶中能否引起感染。

(2)预防措施:操作具有或可能具有传染性的临床样本或培养物时,建议采用BSL2级水平的操作技术及防护设施;进行自然感染或实验室感染动物的研究时,建议采用动物BSL2级水平的操作技术及防护设施。

6、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

炭疽芽孢杆菌主要是食草动物(牛、羊、马等)炭疽病的病原菌,可经多种方式传播,引起人类皮肤炭疽、肠炭疽和肺炭疽,并可能引起炭疽性败血症或炭疽性脑膜炎,死亡率极高。

(1)实验室危害:已有多例实验室感染炭疽病的报道,主要发生在研究炭疽的机构。19794月,苏联设在叶卡捷琳堡的一个微生物中心的地下试验场在试验武器时发生了事故,导致炭疽芽孢杆菌气溶胶意外泄漏,造成严重的吸人性炭疽爆发,感染了方圆50公里内的动物。20113月法新社报道,法国食品卫生安全署的6名工作人员在做动物病体实验时,意外感染致命性炭疽病菌。

该病原体可存在于血液、伤口渗出物、脑脊液、胸水和痰液中,极少存在于尿液和粪便中。完整或破损的皮肤直接和间接接触炭疽芽孢杆菌培养物及污染的实验操作平台、意外的胃肠道外接种以及接触到有传染性的气溶胶,都会对实验人员造成危害。自然及实验感染的动物也会对实验人员及动物饲养员造成潜在威胁。另外,由于该菌可能会被用于生物恐怖活动,任何操作炭疽芽孢杆菌的工作都要求特殊的安全考虑。

(2)预防措施:在含有或可能含有炭疽芽孢杆菌的临床标本的实验操作和感染性培养物的定量诊断中,建议采用BSL2级水平的操作技术及防护设施;在使用实验室感染的啮齿类动物进行研究时,建议采用动物BSL2级水平的操作技术及防护设施;对于涉及“生产数量或浓度”的培养物的工作以及产生气溶胶可能性较高的实验操作,建议采用BSL3级水平的操作技术及防护设施。

除了经常操作临床样本或培养物的人员外,不推荐对所有实验室人员进行免疫。但是在动物疾病诊断试验室,建议对操作该病原体及其受感染动物的所有人员,包括培养物处理问的工作人员进行免疫。

7、衣原体(Chlamydia)

衣原体是一类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广泛寄生于人类、哺乳动物及禽类中,但仅有沙眼衣原体(Cpneumoniae)、鹦鹉热衣原体(Cpsittaci)、肺炎衣原体(Cpneumoniae)等少数种类能引起人类沙眼、泌尿生殖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等。

(1)实验室危害:1960年以前,鹦鹉热是最常见的实验室获得性感染,且死亡率最高,主要原因是在处理、饲养自然或实验室感染的鸟类或者对其进行尸检时接触或暴露在传染性气溶胶中。另外,沙眼和性病淋巴肉芽肿也曾经是最常发生的实验室相关性细菌感染。

(2)预防措施:操作含有或可能含有鹦鹉热衣原体或沙眼衣原体的组织或培养物,以及对受感染的鸟类进行尸检时,建议采用BSL2级水平的操作技术及防护设施;在研究自然或实验室感染的鸟类时,建议采用动物BSL2级水平的操作技术及防护设施;对于产生气溶胶或飞沫可能性较高的实验操作及涉及“生产数量或浓度”感染性物质的工作,建议采用BSL3级水平的操作技术及防护设施。对鸟类进行尸检前,建议用清洁剂和消毒剂打湿感染鸟类的羽毛,以降低鸟的羽毛和体表污染的粪便及鼻分泌物形成气溶胶的危险性,并戴手套进行操作。目前,尚无可用于人类的鹦鹉热衣原体及沙眼衣原体疫苗。

8、立克次体(Rickettsiae)

立克次体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以人虱、鼠蚤、蜱或螨等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可引起斑疹伤寒、Q热、洛基山斑点热、恙虫病等立克次体病。

(1)实验室危害:贝纳柯克斯体(C0xiella burnetii)是引起Q热的病原体,也是最容易引起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立克次体。该病原体传染性强,单个即可能引起实验动物致病,人类感染的ID2550约为10个病原体。多个研究机构都曾爆发过实验室获得性Q热。斑疹伤寒也是立克次体引起的常见实验室获得性感染之一,文献曾报道了57例实验室获得性斑疹伤寒,其中多数病例与在开放性实验台上处理感染性物质有关。另外,洛基山斑点热被证实也会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曾报道的63例实验室洛基山斑点热感染病例中,有1l例死亡。Oster报告某实验室6年期间发生了9例洛基山斑点热感染,推测与吸人感染性气溶胶有关。

单纯的立克次体在外环境中生存能力较弱,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人或哺乳动物的血液、尿液、粪便、奶及组织中,也存在于某些节肢动物体内。该病原体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只能在鸡胚或细胞内繁殖,培养、提纯过程较为复杂。在实验操作中,立克次体意外从胃肠道外途径进入人体或吸入感染性气溶胶导致感染。

(2)预防措施:对无须进行立克次体培养的实验(如血清学检测、涂片染色等),建议采用BSL2级水平的操作技术及防护设施;当进行立克次体的培养纯化、感染动物的尸检以及处理受污染的组织时,建议采用BSL3级水平的操作技术及防护设施;对除节肢动物以外的实验室相关感染动物的饲养、管理,建议采用动物BSL2级水平的操作技术及防护设施;研究自然感染或实验室感染了可致人类立克次体病的啮齿类动物时,建议采用动物BSL3级水平的操作技术及防护设施。

IQ热疫苗已由美国军事医学研究所研发,其他立克次体疾病尚无有效疫苗。立克次体感染早期抗体治疗效果明显,建议研究立克次体的实验室应建立一套有效的监测制度,随时报告实验人员出现的发热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9、肝炎病毒(Hepatitis uirus)

肝炎病毒是指以侵犯肝脏为主并引起病毒性肝炎的一组不同种属的病毒,目前公认的人类肝炎病毒有甲、乙、丙、丁、戊五型。其中,甲型肝炎病毒和戊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一口途径,其他三型肝炎病毒主要经血源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

(1)实验室危害: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对实验室人员的威胁并不严重。乙型肝炎是最常发生的实验室获得性感染之一,从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研究的实验室人员属于高危人群。乙肝感染者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尿液、精液、脑脊液及唾液中均可能含有乙型肝炎病毒,在凝固的血液或某些血液成分中该病毒可存活数天,其最常见的实验室感染方式是注射、黏膜接触及创伤感染。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类缺陷病毒,只有在乙型肝炎病毒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复制,因此,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的人更易感染丁型肝炎病毒。实验室中也可感染丙型肝炎病毒,该病毒只能在血液和血清中检测到,唾液中检出率较低,尿液或精液中罕见,甚至可能完全没有。

(2)预防措施:处理人或其他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可疑粪便标本、体液或组织标本时,建议采用13SL2级水平的操作技术及防护设施;接触病毒感染的灵长类动物时,建议采用动物BSL2级水平的操作技术及防护设施,饲养员应戴手套,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大量制备、浓缩病毒或进行可能引起液体飞溅物或形成感染性气溶胶的操作时,建议采用BSL3级水平的操作技术及防护设施。强烈推荐实验室工作人员接种乙肝疫苗。 

10、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

汉坦病毒是引起人类出血热的病原体,目前至少有6个不同的型别。该病毒的主要存储宿主和传染源为啮齿类动物,可通过动物源性途径(包括呼吸道、消化道、创伤途径)感染人类,也可通过胎盘传播和虫媒传播。汉坦病毒可引起两种类型的急性出血热综合征:一种是以发热、出血、肾功能损害和免疫功能紊乱为突出表现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Renal SyndromeHFRS),另一种是以肺浸润、肺间质水肿、呼吸窘迫为突出表现的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HPS)

(1)实验室危害:已证实通过气溶胶感染汉坦病毒的危险性较大,尤其是啮齿类动物的尿液容易形成气溶胶。接触啮齿类动物的排泄物、新鲜尸检组织、动物饲养垫料,黏膜或破损的皮肤接触到污染组织以及被感染动物咬伤等均具有感染的可能性。尚不清楚节吱动物是否能传播汉坦病毒,也未见人与人直接传播的报道。

(2)预防措施:实验室处理可疑患者的血清及其他体液时,建议采用BSL2级水平的操作技术及防护设施,并在符合标准的生物安全柜内进行,以免样品溅出或形成气溶胶;处理可能带毒的组织样品、实验动物血清时,应在符合BSL2级标准的设施中进行,并按13SL-3级标准进行规范操作;大量培养病毒、制备病毒浓缩物时,应在符合BSL4级标准的防泄漏专用设施内进行;对于排泄物中不含病毒的实验室相关感染啮齿类动物的饲养、管理,建议采用动物BSL2级水平的操作技术及防护设施;所有涉及将病毒接种到实验动物体内的操作,应采用BSL4级水平的操作技术及防护设施。

参考资料: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


文章底部广告位

文章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