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固相萃取
相关专题 固相萃取(SPE)—用途广泛的样品前处理技术
固相萃取 (SPE)
一、概述
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简称SPE)是近年发展起来一种样品预处理技术,由液固萃取和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发展而来,主要用于样品的分离、纯化和浓缩,与传统的液液萃取法相比较可以提高分析物的回收率,更有效的将分析物与干扰组分分离,减少样品预处理过程,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广泛的应用在医药、食品、环境、商检、化工等领域。
二、SPE的原理与分离模式
固相萃取是基于液-固相色谱理论,采用选择性吸附、选择性洗脱的方式对样品进行富集、分离、纯化,是一种包括液相和固相的物理萃取过程。SPE根据其相似相溶机理可分为四种:反相SPE、正相SPE、离子交换SPE、吸附SPE。
反相SPE中吸附剂(固定相)属于非极性或弱极性,如硅胶键合C18,C8, C4,C2,-苯基等。
正相SPE中吸附剂(固定相)属于极性键合相和极性吸附剂,如硅胶键合-NH2、-CN,-Diol(二醇基)、(A-,N-,B-)alumina、硅藻土等。
离子交换SPE中吸附剂(固定相)为带电荷的离子交换树脂,流动相为中等极性到非极性样品基质。用于萃取分离带有电荷的分析物
固相萃取的洗脱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目标化合物比干扰物与吸附剂之间的亲和力更强,因而被保留,洗脱时采用对目标化合物亲和力更强的溶剂;另一种是干扰物比目标化合物与吸附剂之间的亲和力更强,则目标化合物被直接的洗脱。通常采用前一种洗脱方式。
三、SPE的主要步骤
一个完整的固相萃取步骤包括固相萃取柱的预处理、上样、淋洗、洗脱及收集分析物四个步骤。
固相萃取柱的预处理的目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清洗萃取柱中的固定相(填料)和活化固定相。通常用两种溶剂来完成,第一个溶剂(初溶剂)用于净化固定相,另一个溶剂(终溶剂)用于建立一个合适的固定相环境使样品分析物得到适当的保留。
上样是为了让分析物被固定相萃取:将样品倒入活化后的SPE萃取柱,然后利用加压、抽真空或离心的方法使样品进入吸附剂(采取手动或泵以正压推动或负压抽吸方式),使液体样品以适当流速通过固相萃取柱,此时,样品中的目标萃取物被吸附在固相萃取柱填料上。
上样完成后需要对固定相进行淋洗以洗去不需要的成分,尽量的减少杂质的影响。一般选择中等强度的混合溶剂,尽可能除去基体中的干扰组分,又不会导致目标萃取物流失。
淋洗后选择适当的洗脱溶剂洗脱被分析物,收集洗脱液,挥干溶剂以备后用或直接进行在线分析。为了尽可能将分析物洗脱,使比分析物吸附更强的杂质留在SPE 柱上,需要选择强度合适的洗脱溶剂。
四、SPE的应用
固相萃取(SPE)大多数用来处理液体样品,萃取、浓缩和净化其中的半挥发性和不挥发性化合物,也可用于固体样品,但必须先处理成液体。它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广泛的应用在医药、食品、环境、商检、化工等领域。主要典型的应用领域:
1、医药发面:血清、体液,固体、液体药物成分的检测分析
如:人体血清中的咖啡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SPE净化及检测和血清中头孢拉定、头孢氨苄、舒必利、磺胺类等药物的检测。
2、食品、食物方面:蔬菜、水果中残留农药,肉制品中残留兽药的检测
如:猪肉中五种磺胺药物(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甲唑、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喹啉)的检测,奶粉中三聚氰胺的检测;蔬菜水果中残留的多菌灵、吡虫啉、氨基甲酸酯类等农药的检测。
3、环境方面:大气地表水、土壤中有机物的检测分析
如:环境中有机物的检测,水中酚类(如:苯酚,4-硝基酚,间甲酚,2-氯酚,2,4-二氯酚,2,4,6-三氯酚,五氯酚)、邻苯二甲酸酯类、多氯联苯类的检测,土壤中农药(如:烟嘧磺隆、噻磺隆、甲磺隆等)的检测。
优点:
1、回收率、富集倍率高;
2、有机溶剂用量少,能处理小体积试样,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固定相吸附性强,分离效果好,容易收集分析物;
4、操作简便、快速、费用低,易于实现自动化以及与其他分析仪器联用。
五、SPE的发展
由于SPE装置由SPE萃取柱和辅件构成,其结构简单,易于和其他化学、物理分析方法(如:气相色谱 、液相色谱、质谱、液-液萃取)联用。这也是SPE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固相萃取的核心在于填料。固相萃取技术的发展就是填料的发展。故,制备新型填料是目前固相萃取最主要的发展方向。目前主要的新型填料主要有:
1、混合型硅胶固相萃取柱,一般含有非极性基团和离子交换基团(阴离子和阳离子),可对复杂的混合物进行分析;
2、聚合树脂固定相萃取柱,其特点是容量比硅胶柱大,在任何pH下都稳定,可反复使用;
3、薄膜型固相萃取柱,其特点是流速快,有机溶剂用量小,可减少浓缩过程中样品的损失。
可见扩大填料的使用范围和提高填料的选择性、高效性是目前正在努力的发展方向。SPE的技术的可靠性、准确性和用途的广泛性也将得到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