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色谱的制作及产品的分离
一、实验目的 初步学习用纸上层析法进行分离鉴定氨基酸。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纸色谱法是属于分配色谱的一种,通常用特制的滤纸如新华一号滤纸作为固定相(水的支持剂),含有一定比例的水的有机溶剂(展开相)作流动相,应用于多官能团或高极性化合物如糖或氨基酸的分离、鉴定。 Rf比移值是一个特定常数。Rf值随被分离化合物的结构、固定相与流动相的性质、温度等因素不同而异。当温度、滤纸等实验条件固定时,它是一个常数。这也就是用纸色谱进行定性分析的依据。 一个计划周到的分离、鉴定微量氨基酸的纸色谱的操作训练,对学生了解纸色谱的原理方法和应用是很必要的。我们用标准氨基酸作出纸色谱和Rf值,与在相同条件下作出的混合物的纸色谱和Rf相对照,以达到分离、鉴定氨基酸的目的。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纸上层析的操作要复杂得多。尤其是Rf值相接近的氨基酸需要用两向纸上层析才能达到分离鉴定的目的。我们配制的“未知”混合物试样是有意选择Rf值相差较大的样品。所以用单向纸上层析就能达到分离鉴定的目的。 氨基酸经纸上层析后,常用茚三酮显色剂显色。必须注意!指印含有一定量的氨基酸,在本实验方法中足以检出(本法可以检出以微克计的痕迹量)。因此,不能用手直接触摸分析用的滤纸,要用镊子钳夹滤纸边。 三、实验主要 仪器 设备和材料 滤纸、铅笔、毛细管、氨基酸、乙醇-水-醋酸展开剂、茚三酮溶液 烘箱 、标本缸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1. 标准氨基酸色列和混合物色列的制作 取一条8×15cm滤纸,在滤纸短边1cm处用铅笔轻轻画上一条线,在线上轻轻打上四个点(等距并编号)。 用毛细管蘸试样在铅笔线的点上打三个标准氨基酸试样斑点(每打一个试样,换一根毛细管,以免弄脏样品)。再用毛细管打上一个混合物的斑点。斑点的直径约为1.5mm,不宜过大。将试样号码计于实验记录本上;并把滤纸放在空气中晾干。 取一标本缸,加入20ml乙醇-水-醋酸展开剂,盖上玻璃片使标本缸内形成此溶液的饱和蒸汽。 将滤纸小心放入上述标本缸中,不要碰及缸壁。当展开剂的前沿位置达到滤纸上端约一公分处,小心取出滤纸,用铅笔作下展开剂前沿位置的记号。记下展开剂吸附上升所需的时间、温度和高度。将此滤纸于105℃ 烘箱 中烘干。 2. 显色 用洗相的方式将滤纸在茚三酮溶液中浸泡一下或用喷雾方式将茚三酮溶液均匀地喷在滤纸上,并放回烘箱中于105℃烘干。此时,由于 氨基酸 与茚三酮溶液作用而使斑点呈色。用铅笔划出斑点的轮廓以供保存。量出每个斑点中心到原点的距离,计算每个 氨基酸 的Rf值。 五、注意事项 [1]? 实验室准备的六组混合物试样是由Rf值相差较大的氨基酸混合配制,以期单向纸上层析便能达到分离的目的。 这六组混合样品是: 氨基酸 Rf 氨基酸 Rf Ⅰ: 半胱氨酸 0.25 Ⅱ: 组氨酸 0.23 谷氨酸 0.36 苏氨酸 0.40 蛋氨酸 0.62 辅氨酸 0.53 Ⅲ: 甘氨酸 0.28 Ⅳ: 天门冬氨酸 0.22 丙氨酸 0.49 色氨酸 0.40 异亮氨酸 0.79 蛋氨酸 0.62 Ⅴ: 赖氨酸 0.30 Ⅵ: 精氨酸 0.31 酪氨酸 0.49 辅氨酸 0.53 异亮氨酸 0.79 异亮氨酸 0.79 上述Rf值是用展开剂乙醇-水-醋酸(50:10:1体积比),温度23℃,展开剂吸附上升时间70min。平均展开剂吸附高度7.5cm,所测得的数据。 所用何种混合试样就用其对应的标准试样,以便对照。 六、实验报告要求 字迹工整,条理清晰,记录好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如实分析实验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