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病动物模型-隐孢子虫动物模型
简介
隐孢子虫感染造成的危害主要在于人或哺乳动物以及禽类, 所以研究较多的主要变验动物为禽类和哺乳动物, 包括乳牛, 乳羊, 小鼠等, 文献中报道较多的实验动物为小鼠。国内外有不少研究者建立了不同的隐跑子虫动物模型。
原理
【隐孢子虫动物模型】的基本原理隐孢子虫感染肠异种移植的动物模型: 将胎兔肠段植入麻醉裸鼠脊柱旁皮下组织,5 周内外科伤口愈合, 异种移植肠段成熟可用于感染试验, 结果表明异种移植的肠黏膜对部分脱囊的卵囊具有高度敏感性。该模型易于观察。
用途
现已用该模型对核糖核酸还原酶的抑制剂羟基脉, 铁螯合剂 DHPO 和大环内酯型抗生素的化疗作用进行评估。
材料与仪器
器材:金黄仓鼠
步骤
隐孢子虫动物模型的基本过程可分为如下几步:
A. 从小牛分离的隐孢子虫卵囊经灭菌处理后, 感染金黄仓鼠获得成功。4~5 日龄乳鼠最早于感染后 2 天、在 3.45 x 103 卵囊/0.1 ml 的感染组的2只鼠中, 查到 2 个卵囊 /200 油镜视野, 第 6 天排卵囊达高峰,60 个卵囊/ 2000 油镜视野。回肠组织标本的卵囊感染情况与粪便中相同, 峰值更高。 且高峰落后 2 天。接种剂量对肠组织卵囊的密度并无影响, 接种后 2 天, 鼠肠黏膜表面均查到虫体, 第 4 天见到裂殖体, 第 8 天肠黏膜出现损害, 虫数达高峰, 变性的上皮细胞脱落进入肠腔, 第 12 天出现大量的第一代裂殖体。在实验过程中, 动物一直未出现腹泻。组织检查测得的阳性率高于粪检阳性率, 组织检查是确定早期感染的较敏感方法。本实验模型亦用于小牛感染。 山羊羔感染等。
注意事项
1. 隐孢子虫感染无严格的宿主特异性, 但受动物日龄的影响。1~4 日龄小鼠 BAL。Ble、CBA Nude、C57、CBA 对腹泻小牛粪便中的虫体易感。 接种后 3~7 天在粪便中查到卵囊。在受染鼠末段回肠的绒毛及盲肠表面有大量虫体, 而十二指肠感染较轻, 但肠道任何部位均未发现明显病理变化。 而给 21 日以上日龄小鼠接种, 感染轻甚至不能被感染。有的用环磷酰胺处理大鼠可建立免疫抑制宿主的隐孢子虫动物模型,50 mg/kg 加入饮水中,14 天后接种 10'个或以上的感染性卵囊, 接种后 18 天,80% 以上获得感染, 虫体主要分布在小肠末段的 24 cm 处。 停药后 710 天感染消失。肠黏膜上卵囊消失后, 粪中继续排出卵囊 5~7 天, 通过免疫却制建立起鼠类隐孢子虫自然感染的模型。
2. 用孢子虫卵囊攻击 5 CID 小鼠可建立慢性感染模型; 若用正常 BALBe 系小鼠的胸腺或骨髓的细胞进行改建, 又可消除其感染; 但若用人的外周血单位细胞重建。, 则不能消除其感染。其原因是; 缺乏维持其生存的关键性 T 细胞亚系或 B 细胞, 缺乏携带人 MHC 分子的抗原呈递细胞对 AT 细胞产生刺激作用或缺乏将人的 T 细胞或 B 细胞导入小鼠适宜组织的关键分子。SCID 小鼠还可作研究宿主的肠道菌群, 对抵制隐孢子虫感染作用的模型。无菌型 5CID 小鼠在肠道内先接种已知混合的厌氧菌群, 再用小隐孢子虫攻击时, 其感染程度就大大减轻, 这提示与肠道菌群有关的非特异性机制在宿主的防御能力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目前对人体的小隐孢子虫尚无有效的化学治疗药物, 现已用该模型对核糖核酸还原酶的抑制剂羟基脉, 铁螯合剂 DHPO 和大环内酯型抗生素的化疗作用进行评估。
3. 隐孢子虫感染肠异种移植的动物模型: 将胎兔肠段植入麻醉裸鼠脊柱旁皮下组织,5 周内外科伤口愈合, 异种移植肠段成熟可用于感染试验, 结果表明异种移植的肠黏膜对部分脱囊的卵囊具有高度敏感性。该模型易于观察。
4. 不同株隐孢子虫对动物的易感性无明显影响。以乳鼠作为模型动物, 比较 3 株隐孢子虫 (来自自然感染的牛, 免疫耐受。 具短期霍乱样症状的患者和重症感染的 AIDS 患者) 的内芽殖发育过程, 经口接种后,各发育期感染部位。 出现时间, 持续时间及虫体超微结构方面无株间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