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欢迎浏览恩派尔生物资料网
我要投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安全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实验方法 >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

白牡丹(baimudan)

2025-04-25 生物化学 加入收藏
花朵形白茶之一。1922年创制于福建省建阳县水吉乡,福鼎、政和、松溪等县及台湾省有少量生产,历来销东南亚各国。白牡丹采用一芽二叶初展嫩梢制成,绿叶夹银白毫心,惊

花朵形白茶之一。1922年创制于福建省建阳县水吉乡,福鼎、政和、松溪等县及台湾省有少量生产,历来销东南亚各国。

白牡丹采用一芽二叶初展嫩梢制成,绿叶夹银白毫心,惊以叶背垂卷、形似花朵而得名。叶色面绿背白,称之为青天白地。叶脉在萎凋过程中变红,夹于绿叶白毫之中,因而有“ 红装素裹 ” 之誉。因鲜叶采自不同茶树品种,成茶品质也有差异。采自大白茶品种者,称大白;采自小叶种(菜茶)者称小白;采自水仙品种者,称水仙白。

白牡丹于4月初采制,鲜叶要求“ 三白 ” ,即嫩芽,初展第一叶、第二叶均密披白色茸毛。制法分萎凋与干燥两个工序。根据气候条件,采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历时50-60小时,不少于36小时,也不宜超过72小时。当萎凋叶毫色发白、叶尖翘起、含水率约30-35%时要进行并筛,促进叶缘垂卷,防止叶面贴筛呈平板状。中、低级叶堆放,叶堆厚10-15cm,促进叶态与叶色形成。约经35-45小时,含水率约15-20%时,用烘笼在70-80℃下烘焙15-20分钟达足干。一切操作从轻,防止芽叶断碎,以保外形完整。


文章底部广告位

文章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