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及防治原则!
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及防治原则!破伤风梭菌是破伤风的病原菌。寄生在人和动物肠道中,其芽孢可在土壤中存活数年,常发生于创口感染或产科感染,病死率高。在发展中
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及防治原则!
破伤风梭菌是破伤风的病原菌。寄生在人和动物肠道中,其芽孢可在土壤中存活数年,常发生于创口感染或产科感染,病死率高。在发展中国家,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可高达90%,多由脐带感染引起)。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菌体细长,大小为(0.5~1.7)μm×(2~18)μm,革兰阳性杆菌。有周鞭毛,无荚膜。芽孢在菌体顶端膨大形成圆形,形似“鼓槌状”,是该菌的典型特征。
2、培养特性专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常用庖肉培养基培养,生长后肉汤均匀混浊,庖肉变色,有腐败臭味。在血琼脂平板上37培养48小时后,形成薄膜状爬行生长物,可见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菌落呈薄膜状生长,伴β溶血。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厌氧培养后,形成中心紧密,周边疏松不整齐呈锯齿状的菌落。
3、抵抗力芽孢抵抗力强,在干燥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高压蒸气灭菌12115~30分钟即可将其杀死。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条件 经伤口感染人体引起。破伤风梭菌由伤口侵入人体,潜伏期可从几天至几周。其感染的重要条件是伤口局部形成厌氧微环境:即伤口窄而深,有泥土或异物污染;大面积创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的伤口,均易造成厌氧微环境,有利于破伤风梭菌在局部生长繁殖。
2、致病物质及致病机制 该菌无侵袭力,只在感染局部繁殖,不向周围及血流扩散,其致病作用主要有赖于所产生的两种外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被吸收入血,形成毒血症而致病。破伤风痉挛毒素由质粒编码,属神经毒素,是引起破伤风的主要致病物质。对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神经细胞有高度的亲和力,毒素经运动神经终板吸收,沿神经纤维间隙逆行至脊髓前角细胞,上行至脑干。也可经淋巴液和血流到达中枢神经系统。毒素能与脊髓及脑干抑制性神经细胞突触末端的神经节苷脂结合,封闭脊髓的抑制性突触,阻止神经细胞抑制性介质的释放,破坏正常的抑制性调节功能,使脊髓前角细胞的兴奋冲动可下达,但抑制性反馈信息不能上传,从而使受刺激时伸肌与屈肌同时强烈收缩,使肌肉发生强直性痉挛。毒素毒性极强,仅次于肉毒毒素,对人的致死量小于1 μg,化学成分为蛋白质,不耐热,6530分钟即被破坏;也可被肠道中蛋白酶所破坏。此毒素免疫原性强,可制成类毒素,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是预防破伤风的有效生物制剂。破伤风溶血毒素对氧敏感,可溶解红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等,但在致破伤风中的作用仍不清楚。
3、所致疾病 破伤风潜伏期不定,可从几天到几周,平均7~14天,原发感染部位距离中枢神经系统的越近,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病死率越高。发病早期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肌肉酸痛、流口水、出汗、激动等前驱症状,继而出现局部肌肉抽搐,咀嚼肌痉挛,出现张口困难,牙关紧闭,苦笑面容;颈部、躯干、四肢肌肉发生强直性痉挛,身体出现典型角弓反张。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产生心律失常、血压波动、面部发绀和呼吸困难,最后窒息而死亡。
4、免疫性破伤风 免疫是体液免疫,主要是抗毒素的中和作用。由于破伤风痉挛毒素毒性很强,极少量即可致病,但少量的毒素尚不足以使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且毒素与组织结合后也不能有效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毒素,故一般病后不会获得牢固免疫力。因此,病愈后的患者,仍需注射类毒素,使其获得免疫力。
三、微生物学检查
根据典型的症状和病史即可作出临床诊断。由于伤口直接涂片镜检和病菌的分离培养阳性率很低,故一般不采集标本培养。
四、防治原则
1、正确处理伤口
防止厌氧微环境形成是重要的预防措施,应尽早清创扩创, 清除异物,切除坏死组织,用3%过氧化氢或1:400高锰酸钾冲洗伤口。
2、特异性预防
人工主动免疫:对儿童、军人等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目前我国采用含有白喉类毒素、百日咳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的白百破三联疫苗,对3~6个月的儿童进行免疫,可同时获得对这三种常见病的免疫力。具体程序为出生后第3、4、5个月连续免疫3次,2岁、7岁时各加强一次,建立基础免疫。人工被动免疫:对伤口严重又未经过基础免疫者,应立即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进行紧急预防,剂量为1500~3000单位,同时注射类毒素作主动免疫。
3、特异性治疗
对已发病者应早期足量注射TAT,一旦毒素与其受体结合,抗毒素就不能中和其毒性。一般剂量为10万~20万单位。由于TAT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获得的马血清纯化制剂,故须做皮肤试验,避免发生超敏反应。必要时可采用脱敏注射法。近年来,开始使用人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疗效优于TA,并且不引起超敏反应。抗菌治疗:可采用大剂量青霉素等抗生素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