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欢迎浏览恩派尔生物资料网
我要投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安全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实验方法 >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

假单胞菌属及其检验方法!

2024-11-09 微生物学 加入收藏
假单胞菌属及其检验方法! 一、介绍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Psedomonas cocovenenans supsp.farino fermentans)是我

假单胞菌属及其检验方法!

 一、介绍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Psedomonas cocovenenans supsp.farino fermentans)是我国发现的一种新的食物中毒菌,它存在于发酵的玉米、糯玉米、黄米、高梁米、变质银耳以及周围环境中,它是酵米面及变质银耳中毒的病原菌。该菌产生的毒素米酵菌酸是其致病原因。
 
该食物中毒的主要症状,开始患者感到上腹部不适,少数出现腹泻、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咖啡色,严重者出现黄疸。昏迷、四肢抽搐、少尿、血尿、便血和尿潴留,呈现休克而死亡。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办法。
 
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长2.5-3μm,宽0.5-1.0μm,呈杆状、球杆状或稍弯曲,两端钝圆,无芽胞,有鞭毛。
 
本菌为兼性厌氧,但易在表面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产毒温度为26。pH5-7范围内生长较好。
 
本菌抵抗力较弱,565分钟即可杀死,对各种常用消毒剂抵抗力也不强。
 
二、检验方法
 
样品先在GVC增菌液中进行增菌,然后划线接种于PDA平板,挑选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及氧化酶试验。如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氧化酶试验阴性,再接种于卵黄琼脂平板和SS平板。
 
从卵黄琼脂平板上挑取卵磷脂酶阳性、并带有彩虹环的单个菌落,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斜面,获得纯培养物。
 
将纯培养物分别接种于 Hugh-Leifson培养基,蛋白胨水,缓冲蛋白胨水,西蒙氏柠檬酸盐培养基,糖发酵管及苯丙酸培养基,进行生化反应试验。
 
同时利用纯培养物进行血清分型鉴定。
 
初步鉴定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菌株,进行产毒培养和小鼠毒力试验,同时进行米酵菌酸的测定。
 
三、说明
 
1、分离培养
 
该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平板上菌落为1~2mm灰白色或乳黄色,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培养48h后,中心有凸起,呈草帽状,菌落周围产生黄绿色色素,扩散到基质中。
 
在卵黄琼脂平板上,菌落表面光滑,湿润,48h后,菌落周围形成乳白色混浊环,在斜射日光下,可见环的周围呈现虹彩现象。
 
该菌在SS琼脂平板上不生长。
 
2、O/F试验
 
将该菌培养在Hugh-leifson培养基,方法是挑取少量培养物做穿刺接种,同时接种两支培养基,其中一支于接种后滴加溶化的1%琼脂1~2mL于表面,放30培养。该菌为氧化型。封口培养不产酸,开口培养产酸。
 
3、本菌与假单胞菌的鉴别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亚种与椰毒假单胞菌各种培养性状,生物第学性状基本一致,只在侧金盏花醇的利用上有区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亚种侧金盏花醇为阳性。
 
4、米酵菌酸的判定
 
从中毒样品中提取米酵菌酸,包括发酵食品或变质银耳,或分离出的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中提取的米酵菌酸,其米酵菌酸含量必需≥0.25mg/kg(食品)才有意义。


文章底部广告位

文章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