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预防与治疗
简介
病毒的预防与治疗根据病毒种类不同而不同,应对症下药。
材料与仪器
器材:
①一次性无菌手套
②标本采集管
③棉签拭子
④PCR仪
试剂:
①材料:待采标本
②PBS缓冲液
③琼脂
步骤
病毒的预防与治疗根据病毒种类不同,其具体可分为如下几种:
一、天花
(一)预防
天花的特异性预防是接种天花疫苗,可以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预防疾病的发生。猴痘病毒预防措施主要是避免接触带有病毒的动物。在接触可疑患病动物时,采用标准预防措施。可用天花疫苗接种来预防,有效率约为85% 。
(二)治疗
1.一般护理 天花患者必须隔离治疗,隔离到痂皮脱落,溃疡愈合为止。必须注意补充体液、足够的蛋白质以及维生素。
2.对症治疗 对高烧患者给予退热药物治疗,患者烦躁给予镇静剂。可进行综合的抗病毒治疗,注射干扰素、胸腺肽等中、西抗病毒药物。感染4天内注射天花疫苗,可减轻症状及并发症。如有继发的细菌感染或出现败血症时,加用抗生素及全身支持疗法。
3.局部治疗 治疗的原则是保持局部溃疡干净、清洁。减少疼痛,注意防止患者抓痒,避免继发细菌感染。
二、单纯疱疹病毒
目前尚无特异的方法控制HSV感染,避免同患者近距离接触,避免使用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切断传播途径,可减少被感染的机会,但正常无症状携带者的唾液、阴道分泌物中有时也有病毒排出。如孕妇在临近临产时发生HSV-2型感染,特别是在临产2周内,建议剖宫产应是预防新生儿疱疹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由于HSV感染十分普遍,病毒长期潜伏于机体内,因此使用疫苗预防HSV感染效果不好。目前以痘苗病毒或杆状病毒为载体制备gD和gB的单纯疱疹病毒的亚单位疫苗,用以预防生殖器疱疹感染的流行,但尚未广泛应用。应用0.1% 的碘苷滴眼剂液(疱疹净)治疗疱疹性角膜炎有较好的疗效,对确诊由HSV引起的病毒性脑膜炎使用阿昔洛韦(aciclovir)及其衍生物脱氧鸟苷治疗,有一定疗效。
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ZV 感染发病后临床表现为水痘或带状疱疹,但两者的主要传染源均是水痘患者,隔离水痘患者是预防VZV感染的关键。对水痘患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和接触隔离。
水痘治疗很大一方面是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采取止痒措施以避免或减少对皮疹的搔抓。可局部应用含0.25% 的碳酸氢钠液湿敷或涂洗。口服阿司咪唑类抗过敏药物亦可有止痒效果。疱疹破溃后,无论是否有细菌感染,均可涂以1% ~2% 的甲紫。
若疱疹局部感染严重,尤其是有全身症状时,可应用抗生素治疗。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水痘患者、新生儿水痘、播散性水痘、水痘肺炎、水痘脑炎等,可使用阿昔洛韦、单磷酸阿糖腺苷、α-干扰素等进行抗病毒治疗。水痘患者应禁用皮质激素。
国外已有多年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应用历史,此疫苗对1~12岁儿童接种一次,抗体阳转率达97% 。对13岁以上未曾患过水痘的青少年或成人,要求接种2次,2次接种后的抗体阳转率约达94% 。一般免疫接种后1年保护率达100%,2年保护率仍达96% 。对家庭内密切接触者的保护率可达70% 左右。
免疫接种后产生的针对VZV特异性抗体在体内可持续至少10年时间。产生抗体能否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病,以及活病毒潜伏机体激活后能否引起轻型带状疱疹仍在观察中。
四、人巨细胞病毒
传染源的控制一般为消毒处理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阻断传播途径如在怀孕早期发现有原发性HCMV感染,建议终止妊娠;对已发生宫内HCMV感染的新生儿应注意隔离;对乳汁中排放病毒的母亲应避免哺乳;重视输血及器官移植供者的血清抗HCMV抗体,筛选应为阴性的供者等。
由于病毒能通过输血途径传播,并对免疫功能缺损患者引起严重后果,应对献血者进行血清学检查,筛选血清阴性的血液。对器官移植的受者与供者均应进行血清学配型,并尽量避免将HCMV阳性的供者器官移植给血清阴性的受者,以免引起HCMV活动性感染。20世纪70年代研制出的AD169灭活疫苗和Towne125减毒活疫苗,虽对部分血清阴性者有一定免疫效果,但是否存在病毒的潜伏感染和致癌潜能有待深入研究。
临床上曾试用腆苷、阿糖腺苷、阿昔洛韦等抗病毒制剂及干扰素治疗HCMV感染,无明显效果,部分药物毒性较大。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是目前最有效的抗HCMV药物,疗效比ACV强50~100倍,能有效抑制病毒DNA的合成。
主要用于治疗HCMV引起的间质性肺炎、视网膜炎和胃肠炎。膦甲酸钠(foscarnet sodium)是一种非核苷焦磷酸类似物,直接抑制病毒的DNA聚合酶的活性,可减轻肾移植、骨髓移植、艾滋病患者感染HCMV的临床症状。
五、EB病毒
EB病毒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疾病大多数能自愈。由于EB病毒感染十分普遍,其传染源广泛存在和通过唾液传播的简单途径,唯一能彻底阻断EB病毒感染方法是研制应用EB病毒疫苗。目前,已知有两种抗EB病毒疫苗问世,其中我国用基因重组方法获得的表达EB病毒gp320牛痘苗病毒,可重点在鼻咽癌的高发区应用。
六、乳头瘤病毒
(一)预防
生殖器疣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避免发生婚外性行为,必要时使用安全套,不使用公用衣裤、浴巾、马桶和浴盆等;患病后要及时就医,暂停性生活,避免传染给性伴等对控制HPV感染、减少生殖疣及宫颈癌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宫颈癌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由于HPV感染已被证实为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采用HPV疫苗预防HPV感染,进而预防宫颈癌,是最根本的防治方法,对HPV疫苗的研究主要针对高危型HPV,包括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两大类,但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安全的预防性和治疗性疫苗。
(二)治疗
1.疣的局部治疗
(1)局部涂药如用5% 5-氟尿嘧啶(5-Fu)或25% 竹叶脂液。
(2)用激光、电灼冷冻或手术等方法除去疣体。
(3)局部注射干扰素对易复发者,则需采用连续治疗或综合治疗。
2.HPV所致肿瘤的治疗性疫苗的研究 治疗性疫苗旨在减轻或消除体内已经存在的病变,以能诱导肿瘤的抗原为靶标。对子宫颈癌来说,高危型HPVE6和E7蛋白就是致癌蛋白,是特异的靶抗原。如果能破坏体内表达HPV E6和E7蛋白的细胞,就能阻止肿瘤的发生,同时破坏已经癌变的肿瘤组织,这依赖于细胞免疫的参与。目前已设计了多种疫苗能诱导针对HPV感染的细胞免疫应答。
(1)多肽疫苗含有针对高危型HPV的E6和E7蛋白中的多个能激发CTL(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抗原表位,能借助基因工程技术大量生产,是一类很有潜力的疫苗。目前已经研制出了多个肽类疫苗,有的已经进入了I期或II期临床试验。
(2)病毒载体作为一种有效的呈递HPV蛋白的方法长期以来被广泛的研究。目前常用的病毒载体包括重组痘苗病毒、腺病毒等。此外,已有利用含修饰的HPV16、18的E6、E7编码序列的重组痘苗病毒疫苗应用于临床实验。
(3)嵌合型乳头瘤病毒VLP疫苗(cVLPs)是同时含有HPV-16 L1、L2和E7部分表位或L1、L2和E6部分表位的VLP。嵌合型VLP包含了更多的抗原表位,在刺激体液免疫的同时激活细胞免疫。能诱发高滴度的中和抗体,同时可诱导针对E7的CD8+CTL反应,可保护HPV16E7转化肿瘤细胞的攻击。这种兼具治疗与预防作用的多价疫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4)DNA疫苗由于其安全、稳定及方便而被广泛研究,编码E6和E7抗原决定簇的DNA病毒在动物模型上表现出治疗性效果。目前DNA疫苗已应用于临床前期实验,在人体内的安全性及远期效果仍在观察中。